本网讯 11月14日晚7点半,公开学院理想大讲坛第八讲——国际交往礼仪专场讲座在公开学院学生报告厅隆重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大学副校长方凡泉教授主讲。院党委副书记苏冬燕主持讲座。学院各系近350名学生聆听了这场礼仪讲座盛宴。

讲座现场
方校长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礼宾处处长,担任过广东省外办翻译组组长和首席翻译,为国家和省市领导人及外国国家元首、政商要人等担任过口译工作,曾随同广东省政府代表团、广东经贸代表团和广东科技代表团多次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洲以及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在国际商务礼仪方面造诣二十载,有着非常丰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讲座以方校长引入警句——“世界上代价最小、获益最大的品质,就是礼仪”拉开序幕,向同学们讲述礼仪在工作生活中的至关重要性;再由“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尊重”指出完美的国际交往,绝对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正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适宜的礼仪在国际交往中愈发彰显的重要。
方凡泉讲座中
讲座中,方校长通过直观的PPT,结合具体的案例,以幽默的语言生动细致的向现场同学介绍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中的国际交往礼仪,并着重讲解了非语言国际交往礼仪中的文化,包括着装礼仪、见面礼仪、位次排序礼仪、会见会议礼仪、肢体礼仪和宴会礼仪等六个方面的礼仪常识。
在讲到会见会议礼仪的知识时,方校长特别讲解了应该“回避的八大禁忌话题”,并通过案例告诉大家在跨文化交际中怎样遵守国际惯例,如何做到言谈举止得体,形象稳重、大方。在讲授非语言的肢体语言交流时,方校长用众多大家熟悉的手势向同学们展示了手势语言表示意义的多样性和歧义性。
讲座的最后,方校长告诫同学们国际交往礼仪重在细节的体现,细节体现素质,而只有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用心学习,用心实践,才能真正在国际交往中,了解掌握礼仪的准则,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做一个在国际交往中有礼有节的礼仪之人。随后,进入互动提问环节,方校长一一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

互动提问环节
在讲座结束后,有同学说方校长的讲座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给大家开启了一个学习国际交往礼仪的大门。计算机系的一位张同学说,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聆听了方校长的讲座,让她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能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