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31日下午,2014年广外暑期英语浸泡营——阳山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北校区第六教学楼109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海辉,美国国际教育合作机构总裁John McBride、副总裁陈艳,学院院长何勇斌、党委副书记曾健文出席了本次仪式,学院英语浸泡营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及阳山县的23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活动。仪式由学院英语浸泡营负责人廖景智老师全程中英文双语主持。

何勇斌致开幕词
何勇斌首先用中英文双语致开幕词。他对阳山县教育局领导和23位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详细介绍了广外继续教育学院的历史、师资和办学情况。他指出为阳山县免费举办的该培训班是学院落实大学与阳山县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也体现学院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学院将安排外教担任各门课程的教学,同时为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最后,他祝各位学员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假期。

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海辉讲话
陈海辉随后上台讲话。他对于教师们放弃假期休息积极参加本次培训班表示尊敬,同时也鼓励各位教师要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利用广外优越的外语教学资源和环境,努力学习,提高英语口语和外语教学能力。他希望学员们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顺利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John希望学员尽快进入状态
John McBride进行全英讲话,他简要介绍了外教团队,希望学员们能尽快进入学习者的状态。外教Curtis随后与学员进行现场互动,希望学员从现在起就大胆说英语,积极学英语。
最后,本次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学员代表肖远镜上台发言,代表全体学员以表学习决心,珍惜本次培训机会,一定学有所成。

学员与领导合影留念
开班典礼仪式结束后,学院邀请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欧阳护华教授为培训班的学员们作“网络信息和全球化时代的英语教与学”的主题讲座。欧阳教授从信息时代英语知识的飞速发展与课本知识的落后说起,引出如何在网络化和全球化环境下进行有效而有用的英语教学。他说,中国要走向世界需要大量具有文化独立意识、善于平等交流合作的英语人才。传统教学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希望学员们能改变“习惯合理化”、“‘精读’教学法”等固有的教学习惯,积极探索“体验反省式、人本主义、个性化合作式”的真理方法,为信息时代的外语教学树立新标准。

欧阳护华传授新时期英语教学法
附:主讲人简介
欧阳护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科基地研究员、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语言学与教育》(英文)副主编、全国教育人类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英语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特聘校外博士生导师。
近年主要科研成果:
2012 “Fairclough, Norman”. An entry in 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Linguistics. Wiley Blackwell.
2012 Dominant pedagogical approaches and diverse teaching conditions: Appropriating CLT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as a danwei community of practices.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2012; 3(2): 273 – 293
2011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nd ethn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 Chapter 13. Edited by Kathryn Anderson-Levitt. Mapping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 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 Berghaln Books.
2011 教师聊天,教师发展:一个教师学做科研的行动研究报告。当代教育与文化:第3卷第1期。页码:87-95.
2010 “单程票”:一个普通教师教改的真实故事. 陈向明 (主编),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第贰卷),重庆大学出版社 Qualitative Research: Reflection and Review (Vol 2).
2006 Ouyang, Hu Hua & Shiyi, Tang. ‘你我不分’Authorial identity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in argumentative writings.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9: No2: 49-53.
2004 单位与公民社会的碰撞。Remaking of Face and Community of Practices. 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Resistance to the Communicative Method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within a Progressive Chinese University. Chapter in Kathryn Anderson Levitt (Ed.) Local Meanings, Global Schooling: Anthropology and World Culture Theory. NY: Palgrave Macmillan. pp.121-140.
2000 One Way Ticket: A Story of an Innovative Teacher in Mainland China.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31 (4): 39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