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3年4月11日下午在校本部第三教学楼220课室,我校外国文学文化研究所教授王毓红应邀为我院青年教师做了“《文心雕龙》与比较诗学”的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苏冬燕、培训体系教学总监吴文权、学院各系主任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苏冬燕做了简短的讲话,殷切希望学院青年教师珍惜自我提升的机会,利用大学和学院搭建的各种学习、交流平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应用性,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坚实业务基础的德能兼备的骨干教师,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化的语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是王毓红的精彩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她条分缕析地廓清了“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分野,除了让青年教师领悟到学科意识在研究之初的重要性外,对学科历史的详尽梳理和深刻理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王毓红谈到了国外《文心雕龙》有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特别强调国外学者治学的严谨态度,为青年教师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第三部分,王毓红回顾了自己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以自己最初的困惑和问题的解决为例,重点提出了科学研究中的视域问题,认为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从具体问题的纠缠中跳出来,从更宽广的相关语境中来看待似乎无解的问题;她还提出相关文本的研究方法,如翻译,应该运用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细读法”,从文本事实出发,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样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独特而无法反驳的。
王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材料丰沛、思路通彻、义理明晰,两个小时的讲座,侃侃道来,不见疲态。在场的青年教师无不为她的学问所折服,认真地聆听,细致地做记录。讲座结束后,数位老师依依不舍,和王毓红探讨研究中的困惑。最后,王毓红表示,希望有机会和我院教师进一步探讨治学之道。
主讲人简介:
王毓红,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长期潜心于中西文艺学、文学和岩画学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编高校教材1部,独自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以下4项:(1)《跨越话语的门槛:在文心雕龙与诗学之间》,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2005年获宁夏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2)《文心雕龙喻言式批评话语分析》,《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2009年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言者我也:文心雕龙批评话语分析》,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4)《羊书:一种象形表意石头文》,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